· 海南大学
科学研究
    药学院桑志培/黄姝姮副教授在抗阿尔茨海默病领域研究获得重要进展
    2025年03月28日 08:30   

近日,药学院桑志培/黄姝姮副教授在《Acta Pharmaceutica Sinica B》(影响因子14.8,中科院大类一区)、《Chinese Chemical Letters》(影响因子9.4,中科院大类一区)和《Bioorganic Chemistry》(影响因子4.5,中科院大类二区)发表三项研究,为阿尔茨海默症治疗提供新思路和治疗策略。

阿尔茨海默症(AD)作为一种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目前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近年来,丁酰胆碱酯酶(BuChE)被认为是治疗AD的潜在靶点,开发新颖的BuChE抑制剂将为AD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药学院桑志培副教授联合黄姝姮副教授通过广泛的虚拟筛选与先导化合物优化,成功获得了一种新型可逆的选择性BuChE抑制剂——化合物8e,并对其进行了全面的体外和体内评估。体内药效研究表明,8e能够显著改善BuChE过表达的斑马鱼AD模型和AlCl3诱导的斑马鱼AD模型的认知功能障碍。而且,8e显著减缓了东莨菪碱诱导小鼠和APP/PS1转基因小鼠的认知功能障碍。进一步的蛋白组学分析表明,8e发挥抗AD的作用机制与极低密度脂蛋白受体(Vldlr)密切相关。

全文链接:https://doi: org/10.1016/j.apsb.2025.02.030

桑志培副教授联合黄姝姮副教授进一步基于多靶点药物设计策略,以156个天然产物为骨架,通过与卡巴拉汀药效团进行拼合,获得了一个虚拟的化合物库,借助机器学习和打分获得了苗头化合物HK-1,进一步优化获得了具有体内外抗AD药效的先导化合物3c。该工作为人工智能驱动的多靶点抑制剂抗AD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思路。

全文链接:https://doi: 10.1016/j.cclet.2025.110964

随后,桑志培副教授联合黄姝姮副教授对上市药物卡巴拉汀进行了结构优化,获得了先导化合物6a6a是一个高效、高选择性的BuChE抑制剂,且具有良好的血脑屏障透过性和显著的体内抗AD药效。

全文链接:https://doi: 10.1016/j.bioorg.2025.108245.

上述工作得到贵州医科大学汤磊教授、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谭正怀研究和内蒙古民族大学董武教授等合作者的大力支持。发表在《Acta Pharmaceutica Sinica B》上的研究成果海南大学为共同通讯单位,桑志培副教授为共同第一作者(排第一),黄姝姮副教授为共同第一作者(排第二);发表在《Chinese Chemical Letters》上的研究成果海南大学为第一通讯单位,2022级硕士生张琪瑶为该论文共同第一作者(排第一),2022级硕士生李玉婷为该论文共同第一作者(排第二),2024级药学专业本科生金琪顺为该论文共同第一作者(排第三),药学院桑志培副教授(最后通讯)、黄姝姮副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发表在《Bioorganic Chemistry》上的研究成果海南大学为第一通讯单位,2022级硕士生李玉婷为该论文共同第一作者(排第一),2022级硕士生张琪瑶为该论文共同第一作者(排第二),2022级药学专业本科生王馨莘为该论文共同第一作者(排第三),药学院桑志培副教授(最后通讯)、黄姝姮副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上述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的支持。


  • 联系地址:海南大学药学院
  • 联系电话/传真:0898-66254967
  • E-mail:yxyyb@hainanu.edu.cn
  • Copyright © 海南大学-药学院